超聲波納米材料分散儀利用高頻超聲空化效應,高效解團聚、剝離層狀結構、促進納米顆粒均勻分散于液體介質中,廣泛應用于石墨烯制備、納米涂料、生物醫藥及新能源材料研發。然而,若操作不當,不僅降低分散效率,還可能造成樣品降解、探頭損壞或設備過熱。掌握
超聲波納米材料分散儀的規范使用方法,是實現高效、穩定、可重復實驗的關鍵。

一、使用前準備:樣品與參數預設
樣品適配性確認:確保待分散物料(如碳納米管、納米氧化鋅、脂質體)適合超聲處理,避免熱敏或剪切敏感材料過度降解;
選擇合適容器:使用耐壓、耐腐蝕玻璃或不銹鋼燒杯,液面高度應覆蓋探頭末端2-3cm,容積為處理量的1.5-2倍,防止飛濺;
設定初始參數:
功率:通常設為設備功率的30%-70%(如200W設備選60-140W);
時間:分段處理(如3秒開/2秒關),總時長5-30分鐘,避免局部過熱;
脈沖模式:啟用“間歇超聲”,利于散熱與空化恢復。
二、探頭安裝與操作規范
正確安裝變幅桿:將鈦合金探頭旋緊至換能器接口,確保無松動,防止能量損耗或螺紋損壞;
垂直浸入液面:探頭距容器底≥1cm,避免觸底產生金屬碎屑污染樣品;
避免干燒:嚴禁在無液體狀態下啟動超聲,否則瞬間高溫將燒毀壓電陶瓷片;
控制溫度:對熱敏感體系,采用冰浴或循環冷卻夾套,維持樣品溫度<40℃。
三、運行監控與安全防護
佩戴防護裝備:操作時戴耳塞(超聲噪音可達85dB以上)、護目鏡及實驗服;
實時觀察狀態:液體應呈均勻乳化或透明狀,若出現劇烈噴濺或泡沫過多,立即降低功率;
禁止長時間連續運行:單次連續工作≤10分鐘,間隔5分鐘散熱后再繼續。